八月扎,又称木通,属于木通科木通属植物,主要包括木通、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果实。以下是关于八月扎的详细介绍:
植物学特征 植物形态:八月扎是落叶木质藤本植物,具有三出复叶,小叶呈卵圆形、宽卵圆形或长卵形,先端钝圆,边缘浅裂或波状。花序总状,腋生,花单性,雄花生于上部,雌花花被片紫红色,具6个退化雄蕊,心皮分离,3~12个。果实肉质,长卵形,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,种子多数,卵形,黑色。 花期和果期:花期在4~5月,果熟期在8月。 生长环境:主要生于山坡、灌丛或沟边。
分布区域八月扎主要分布在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采收和加工 采收时间:8~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,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。 药材性状: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,稍弯曲,长3~8厘米,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,有不规则的深皱纹,顶端钝圆,质硬,破开后,果瓤淡黄色或黄棕色,种子多数,扁长卵形,黄棕色或紫褐色。
化学成分八月扎茎含豆甾醇等,根含皂甙,小解得齐墩果酸及葡萄糖、鼠李糖。
药用功效 疏肝理气:用于治疗肝胃气滞所导致的脘腹胁肋胀痛、纳呆、便溏等症。 活血化瘀:用于治疗闭经、痛经以及疝气的疼痛。 清热解毒:适用于热病、感冒等症状,对咽喉肿痛、口腔溃疡等问题有良好的缓解作用。 利尿消肿:促进尿液排出,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分,减轻水肿现象。 抗炎作用: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,减轻炎症反应。 止咳平喘:用于治疗咳嗽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。 调理肝脏:促进肝脏的代谢功能,帮助排毒,减轻肝脏负担。
注意事项八月扎性微寒,味苦,具有毒性,主要中毒症状是胃肠剧痛、腹泻、呕吐,严重中毒时出现少尿、尿闭、蛋白尿及脱水等肾功能衰竭症状。因此,脾胃虚寒、大便稀溏的人要禁服。
希望这些信息对你了解八月扎有所帮助。
八月扎: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药材

八月扎,别名木通子,是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。它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八月扎的果实成熟于每年的八月份,因此得名“八月扎”。它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,还可以入药,具有多种药用价值。
八月扎的药用价值

八月扎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功效 | 主治 |
---|---|
疏肝解郁 | 肝胃气滞,胃热纳差,心烦口渴 |
活血止痛 | 脘腹胀满,两胁胀痛,胸膈满闷 |
软坚散结 | 瘿瘤瘰疬,恶性肿瘤 |
通利小便 | 小便不利,水肿 |
八月扎的药用配伍

八月扎在中医临床中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,以增强疗效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:
配伍药材 | 功效 |
---|---|
香附、川楝子、枳壳、木香 | 疏肝解郁,活血止痛 |
牡蛎、昆布、天葵子、浙贝母 | 软坚散结,清热解毒 |
金钱草、海金沙、牛膝 | 利水通淋,清热解毒 |
八月扎的食用方法
八月扎的食用方法多样,既可以生食,也可以入药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方法:
- 生食:将八月扎果实洗净,去皮,切片,可直接食用。
- 煎汤:将八月扎果实洗净,切片,加水煎煮,去渣取汁,代茶饮用。
- 泡酒:将八月扎果实洗净,切片,与白酒一起浸泡,待酒液呈金黄色时即可饮用。
八月扎的注意事项
虽然八月扎具有多种药用价值,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:
- 孕妇禁服。
- 脾胃虚寒、大便稀溏者慎服。
- 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八月扎的营养价值
八月扎不仅具有药用价值,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。以下是八月扎的营养成分表:
营养成分 | 含量(每100克) |
---|---|
蛋白质 | 1.2克 |
脂肪 | 0.2克 |
碳水化合物 | 15.4克 |
膳食纤维 | 2.8克 |
钙 | 18毫克 |
磷 | 31毫克 |
铁 | 0.5毫克 |
维生素C | 21毫克 |
八月扎富含多种氨基酸、
以上就是黄楼生活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八月扎「已解决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黄楼生活网!
站长不易,多多少少是点心意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