狮子七,学名为狭叶红景天(Rhodiola kirilowii),是景天科红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以下是关于狮子七的详细介绍:
植物学特点1. 名称和分类地位: 别名:红景天、土三七、狮子头、狮子草、九头狮子七、涩疙疸等。 正式中文名:狭叶红景天。 学名:Rhodiola kirilowii Maxim. 分类: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2. 分布和生长环境: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。 生长环境: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5600米的向阳山坡、石隙、高山草甸、高山岩石缝、山坡草地、灌丛边缘和石坡上。
3. 外形特点: 多年生草本,高度一般在50公分以下,全株无毛。 根状茎肥厚,块状并且多歧,褐色,直径可达10公分。 茎直立,单一或成丛,浅绿白色。 叶互生,较密集,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茎中部的叶最长,达5公分,中部以下的叶逐渐变短,最下部的叶鳞片状,叶边全缘或有稀疏锯齿,两面同色,叶无柄。
药用价值1. 性味归经: 性味:涩,温。 归经:肝、肾经。
2. 功效与作用: 养心安神 活血化瘀 止血 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。
3. 主治: 用于跌打损伤、腰痛、吐血、崩漏、月经不调、白带、痢疾等。
4.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912克。
5. 注意事项: 孕妇禁服,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。
采收和储藏 采收时间:春或秋末采挖,除去残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。
狮子七作为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,在中医中应用广泛,但其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特别是孕妇应避免使用。
狮子七:大自然的馈赠,传统医学的瑰宝

狮子七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与力量。它,既是中药名,也是景天科植物狭叶红景天的别称。在我国,狮子七分布广泛,从河北到西藏,从山西到新疆,几乎遍布了所有的高山地区。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,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。
狮子七的药用价值

狮子七具有养心安神、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。在中医理论中,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虚体弱、短气乏力、心悸失眠、头昏眩晕、胸闷疼痛、跌打损伤、月经不调、崩漏、吐血、痢疾、腹泻等症状。
狮子七的形态特征

狮子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25-50cm,全株无毛。它的根粗壮,直立,根颈肥厚,块状多歧,褐色,先端被三角形鳞片。茎直立,1-2枝或成丛,淡绿白色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4-6cm,宽2-5mm,先端急尖,边缘有疏锯齿,有时近全缘。聚伞花序伞房状,花多数,雌雄异株;花萼5-4,三角状卵形,具棕色斑纹,先端急尖;花瓣5或4,绿黄色,条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,长3-4mm;雄花有雄蕊10或8,与花瓣同长或稍长,花药黄色,鳞片5或4,近正方形或长方形,先端钝或微缺;心皮5或4,直立,近基部合生。蓇葖果长7-8mm,上部开展,有短而向外弯曲的喙。种子长圆状披针形,褐色,具翅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狮子七的药用部位及采集方法
狮子七的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。一般在草春或秋末采挖,除去残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。采集时,要注意选择生长在海拔2000-5600m的高山灌丛、多石草地上或石坡上的狮子七。
狮子七的性味归经
狮子七的性味为涩,温。归经为肝、肾经。
狮子七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
狮子七的用法用量为内服:煎汤,9-12g。孕妇禁服。在使用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,如有不适,应立即停药。
狮子七的药理作用
狮子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,如抗疲劳、抗缺氧、抗辐射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炎、抗菌、抗过敏等。这些药理作用使得狮子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。
狮子七的应用实例
以下是一些狮子七的应用实例:
病症 | 用法用量 |
---|---|
气虚体弱 | 内服:煎汤,9-12g |
心悸失眠 | 内服:煎汤,9-12g |
跌打损伤 | 外用:研末调敷 |
月经不调 | 内服:煎汤,9-12g |
狮子七,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,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。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狮子七的药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狮子七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以上就是黄楼生活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狮子七,大自然的馈赠,传统医学的瑰宝「已解决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黄楼生活网!
站长不易,多多少少是点心意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