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羊参(学名: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.)是萝藦科鹅绒藤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。其根可作药材,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。以下是关于青羊参的详细介绍:
形态特征青羊参为多年生草质藤本,根圆柱状,灰黑色,直径约8毫米。茎被两列毛,叶对生,叶片薄纸质,卵状长圆形,长710厘米,宽48厘米,顶端长渐尖,基部深耳状心形,叶耳圆形,下垂,两面均被柔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,着花20余朵;花萼外面被微毛,基部内面有腺体5个;花冠白色,裂片长圆形,内被微毛;副花冠杯状,比合蕊冠略长,裂片中间有1小齿,或有褶皱或缺;花粉块每室1个,下垂;柱头顶端略为2裂。蓇葖果单生,短披针形,长约8厘米,直径1厘米,向端部渐尖,基部较狭,外果皮有直条纹;种子卵形,长6毫米,宽3毫米,种毛白色绢质,长3厘米。花期610月,果期811月。
分布区域青羊参主要分布于中国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和西藏等省区,生长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、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。
功效与用途青羊参的根可入药,具有祛风湿、益肾健脾、解毒镇痉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、风疹搔痒、癫痫、狂犬咬伤和毒蛇咬伤等症。此外,昆明地区用根作补肾之品,炖肉服用,可治头晕、耳鸣、心慌、腰痛等症。
注意事项青羊参的枝、叶含有毒质,制成的粉剂可防治农业害虫。其根毒性猛烈,可以毒杀虎及其他野兽,家畜、家禽误食可致死。
希望以上信息对您了解青羊参有所帮助。
青羊参: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药材

青羊参,又称鬼箭羽、毒箭羽、野参、蛇参等,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中药材。它属于五加科羊肠小蓬(Panax notoginseng (Burk.) F. H. Chen)的根茎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。
青羊参的来源与形态

青羊参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,如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它生长在山坡杂林或灌木丛中,秋季是采挖的最佳时期。青羊参的根茎呈圆柱形,肥大,外皮黄褐色,内面白色,折断有乳浆。茎纤细,圆柱形,绿色。单叶对生,三角状卵圆形,长3~6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全缘;具长柄。伞形花序腋生;花小,黄绿色,5裂。蓇葖果呈二角状,沿一侧开裂。种子多数,先瑞有白色长毛。
青羊参的性味与归经

青羊参的性味为甘辛,温。归经为肝、脾、肾经。具有祛风除湿、解毒镇痉的功效。
青羊参的功效与作用
1. 祛风除湿:青羊参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,适用于风湿骨痛、风疹瘙痒等症状。
2. 解毒镇痉:青羊参中的三萜皂苷、生物碱等成分能够抑制病毒活动,起到抗病毒作用,适用于癫痫、狂犬咬伤、毒蛇咬伤等症状。
3. 补肾:青羊参具有补肾的功效,适用于肾虚腰痛、腰肌劳损等症状。
4. 益肾健脾和胃:青羊参具有益肾健脾和胃的功效,适用于食积、脘腹胀痛、小儿疳积等症状。
5. 驱虫:青羊参具有驱虫的功效,适用于寄生虫病。
青羊参的临床应用
1. 风湿骨痛:青羊参煎汤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2. 癫痫:青羊参煎汤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3. 肾虚腰痛:青羊参煎汤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4. 食积:青羊参煎汤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5. 脘腹胀痛:青羊参煎汤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青羊参的用法与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炖肉服。
青羊参的注意事项
1. 青羊参有小毒,使用时需注意剂量,避免过量。
2. 青羊参对家畜、家禽有毒,误食可致死。
3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青羊参的食疗方
1. 青羊参炖羊头蹄:将青羊参与羊头蹄一同炖煮,适用于肾虚腰痛、腰肌劳损等症状。
2. 青羊参炖鸡:将青羊参与鸡肉一同炖煮,适用于风湿骨痛、风疹瘙痒等症状。
青羊参的药用价值
青羊参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药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。在临床应用中,青羊参可以治疗多种疾病,如风湿骨痛、癫痫、肾虚腰痛、食积等。在使用青羊参时,还需注意剂量和禁忌,以确保用药安全。
以上就是黄楼生活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青羊参,青羊参的食用方法「已解决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黄楼生活网!
站长不易,多多少少是点心意

